選購(購買)送給小孩的顯微鏡經(jīng)驗!
也許是我孤陋寡聞,人脈不廣.親友間詢問,網(wǎng)路搜查,竟然都沒有選購經(jīng)驗分享.我只好靠蠻力,將紙上作業(yè)做個結(jié)論,最后送審給兒子.
「你要三十塊的玩具,還是三百塊的工具?」
兒子一翻兩瞪眼,這是什么笨問題?當然是工具啦,看不到好東西的還不是在浪費錢!
即將上初中(注一)的女兒也在旁敲邊鼓:「我也要用。棺詮牡艿苣昧怂淖匀豢茖W試卷答對九成,證明比她還行之后,女兒下意識也想挽回頹勢.
說得也是.我其實應該考慮買給女兒,而不是年紀較小的兒子.那就鎖定學生型的單筒生物顯微鏡.
也不是沒有考慮過雙筒的實體顯微鏡(stereo).不過一來價格較高,再者倍率較低,我們的首要目的是觀測生物細胞組織,目前還是單筒比較合適.下回再買個三十元左右的寶石鏡(loupe),讓他出門玩時可以觀察巖石樹木好了.
拿著美金三百的預算,可以選的就多了.沒有實體商店試用,我也只好靠規(guī)格分析,用以往的購物經(jīng)驗推測.這一來,也就只能選已有聲譽的品牌.
一般而言,放大倍率沒有太大的選擇.這個預算下,都是三個接物鏡:4X,10X, 和40X,配上10X或15X的接目鏡,總倍率是400X或600X.若是四個物鏡,那么最高級的多半是稱之為油鏡的100X 物鏡,這樣總倍率可達1000X或1500X,已經(jīng)是大學研究所等級的觀測范圍,價格美金四百左右起跳.這自然不在我的選項內(nèi).
載物臺和鏡筒調(diào)節(jié)其實差異不大,只要有細調(diào)節(jié)輪就夠了.
各型號的主要差異是在光源、集光器、光圈和濾鏡.
最基本的是底部有反光鏡作為底部光源.比較高級的則有燈源,必須插電.兒子明說了他要反光鏡──大概是認為他比較能掌控吧.我的考慮是插電型一來機器比較笨重,二來比較危險.兒子其實年紀還很小,單人操作電器我不放心.
直接光源可以放棄,可是光圈一定要有同等級配備.若是買有電源的型號就不需要擔心光圈,因為一定配有虹膜式光圈(Iris diaphragm).反光鏡配套就未必了,好一點的有老式的轉(zhuǎn)盤式光圈(disk diaphragm),四孔或五孔不定;差的還根本沒有光圈調(diào)節(jié).
接下來的就好玩了,是我以前從來沒碰過的濾鏡(filter).對,顯微鏡也有濾鏡.做什么用?唉,還記得染色劑那玩意兒嗎?所以最便宜的顯微鏡沒有濾鏡,貴一點兒的配一支,再貴的配三支.三原色交迭使用,再也不用辛辛苦苦替標本染色了.顏色變換全在彈指間,一想到這,我的心跳都加快了.可是,要三百多,多,多欸.
女兒說:「媽媽你買這種轉(zhuǎn)一轉(zhuǎn)就有顏色的好不好?我們在學校用的就是這種.」
這年頭的小孩果然比較幸福,看顯微鏡還不會污了手.這種四體不勤的學習,真的比較好嗎?我可懷疑得很.
不行.因為我剛好看中了一臺半價大優(yōu)待.一百元可以買到600X,配虹膜式光圈,號稱大學等級的生物顯微鏡.作為兒子的第一臺顯微鏡正好.剩下的100X 物鏡、直接光源、和三色濾鏡,就等他上了中學,若還有興趣再談.根據(jù)我對兒子的了解,第一臺說不定還沒上中學就已經(jīng)報廢了.所以,夠用,剛剛好夠用就行.說嚴厲一點兒,用顯微鏡的人沒染過標本,實在也太遜了.
這臺鏡筒的設計雖然可以轉(zhuǎn)接攝影目鏡,連上數(shù)位相機,可是短期內(nèi)我并不打算如此.兒子只是有興趣觀測,并沒有交報告的外界壓力,需要美妝效果.以學習的目的而言,養(yǎng)成眼到、手到、心到的習慣還比較重要.自己動手繪製下來的圖像,其實印象最深刻.